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Http://ccpri.szu.edu.cn

给我一个救世主!

 
[文章摘自天涯网络,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文/孤浪1860 
  
  最近江苏沛县五段镇的农民在悄悄而兴奋的谈论一个话题----大学生来当地当村官,其表情不异于见到救世主的降临。一位老农嗓门很高的说“要想解决农村问题只有全部村干部换上大学生。” 
  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当地的村民自治制度在具体的实施中遇到了很大的变数,很多在竞选中当选的村干部纷纷落马。不是因为政绩不突出和经济问题,相反这些民意干部在短暂的任职期间做出了很多顺民心的事情。如戚阁村的戚有方不但解决了村委会欠了几年的不明欠款还在财政及困难的情况下修好了村中的主干道;临村的另一位民选村官李某也在短短的半年任期内政绩斐然。让人痛心和不解的是戚有方不久即被解职,民心极差的原班人马悉数上任,随后即和戚有方进行着长达两年的漫长诉讼,诉讼的主题是戚有方的“贪污问题”。李某更是让人揪心-----莫须有的“扰乱社会治安”的罪名连羁押加刑拘四年后的今天才得以释放。自1999年的那次村民大会选举以来的两次选举都是在一种及荒唐的方式下进行的:备选干部自己拿着投票箱挨家挨户的拉选票,上烟、笑脸是村干部的杀手锏。没有记票唱票没有监督没有议事会参与,结果“涛声依旧”---原版。唯一的变化是村里外号叫“半个脑子”的很喜欢在广播里骂娘的人当选为主任。据村民反映这种情况在整个苏北地区都广泛存在。善良而且有点愚昧的村民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认为村民自选不切实际。在埋怨、怀疑中经常流漏自己的治理思想,大学生的到来和他们当中盛行的一种“纯洁当权人”的思想不谋而和。 
  在苏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古就有着传奇的经历,远到汉高祖刘邦的发迹、楚汉之争,近到台尔庄战役、淮海战役,经历着历史的风霜雪雨。文化素质的局限加上历史的熏陶和电视剧的影响使当地村民形成了朴素甚至是乌托邦式的治世思想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政治上 
  一、强权治理。他们很多人都深深的怀念毛泽东时代那种较清明的时代,贫富差距较小,干部为民服务的觉悟较高,贪污腐败较少。他们将其归结于当时的强势治理,认为要解决当前的农村腐败问题应该“重法治乱世”,严厉打击一切腐败行为。 
  二、纯洁人当权。一位老剃发师说:“现在的干部哪个没有问题?还盘根错节的,都怕揭短,都怕盖子被揭开,好官也变成了贪官坏官。只有找刚毕业的学生没有问题的干,并盯紧点就不会出问题。”他的说法在当地很有代表性,以至使大学生当村官被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 
  三、特权思想。这种思想认为现实中没有可靠的公平和法制,权力大于所谓的法律(因为当地很多权大于法的现象发生)要想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公平待遇必须有后台势力。于是他们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下一辈当中,不遗余力的投资教育,甚至设立“戚氏奖学金”重奖考上大学的戚氏学生,奖金高达5000圆。且这种行为效果也是明显的,三年来该村就有十多人考上大学,重点本科5个。 
  经济上 
  一、资本化的农庄道路。这些想法的人认为联产承包已经过时,小家庭作业无法发挥大机器作业的优势,而且将劳力固定在小土地上成本太高。如果将所有的土地由少数人进行委托式管理,每户给予管理人一定的管理费,实行农庄式集约话管理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可以解放农民。 
  二、产业化和集体企业化。这有可能是受较发达的苏南经济思想的影响,也表明了农民的思想开始接近现代化。这种观点认为仅仅靠种地永远发不了财,种地的永远是冤大头。要想发财只有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但基于认识有限他们只能提出一些初加工的设想如大米纯净化、水果罐头等)。还有就是务工的企业化,农民工在打工的过程中受到很多不公正待遇使得他们认为应该成立一个团体---据他们的描述我将其定义为企业,因为他们所说的具有建筑企业的构成要件--这样才能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失,显然这种思想是苏南十年前思想的翻版。 
  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冲突,现实和若干年前理想的差别,困难的生活状态以及城乡差距造就了现代农民无奈的治世思想。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Copyright (C) 2004

深圳大学行政楼123、125、127、129

电话:0755-26958062      邮箱:ccpri@s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