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 ||||||||||
Http://www.ccpri.com | ||||||||||
|
||||||||||
从公共管理到公共服务 |
||||||||||
|
||||||||||
缘起:从市民陈先生家中发现马蜂窝却找不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到黑诊所泛滥成灾却总是打而不死死而不僵……近来,本报一系列民生报道在市民心中激起强烈反响。作为一种观察标本,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学界与评论界的深切关注。在本小辑中,几位作者分别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行政问责、制度文化设计等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编者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思想交流平台,更好地实现与读者的互动,更好地将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马蜂窝没人管,黑诊所查处不了,这些问题,虽然层次不同:黑诊所关系到民众的生死安危,马蜂窝则可能被认为无非是“蜇人”与否的小事,但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那就是我们的有些部门,还没有从公共管理转化为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首先涉及到制度设计。以马蜂窝事件来说,市民最头疼的是究竟由谁负责?似乎所有的部门都有此职责,但所有的部门都可以找到一大堆理由,将此“皮球”踢走。这当然有责任心的问题,但也可以归结为一个制度设计问题。“多头执法”的病因就是职责的交叉与责任的模糊。这造成有关部门在某些方面的权力“无限大”和责任“无限小”。在很多时候,事无巨细,方方面面,似乎都是属于有关部门管辖的领地。但是,一旦发生问题,它们又可用种种理由来证明:这些不在我职责的范围之内。这不能完全怪有关部门在推卸责任,而是因为制度设计的漏洞,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因此,继续完善制度,应当是未来政府善治之道。 从公共管理到公共服务,是一次重大的政府转型。以前的政府机构,更像一个高高在上的执法者,多的是对民众单向的要求:你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而反过来,民众则无法对其提出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的要求。而且,有些部门还“有意”与民众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隶属关系所决定的特性。现在的政府机构,需要与民众无缝对接,需要上门提供细致的服务。在这个过渡阶段,可能有些部门会觉得不习惯,难免会出现服务与需求脱节的现象。但这个适应期应当尽快缩短,因为时间不等人,无论是从政府行政绩效改革的进程,还是民众对公共服务市场的需求来看,公共管理者完成向公共服务者的角色转变,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无疑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政府绩效改革,另一大宗旨就是改变内部考核机制。对一个部门的成绩考核、对一个公务员称职与否的评价,最权威的声音不是来自“上面”,而是来自民众。由于现行的考核机制还做不到这一点,来自民间的不满声音再多,都没有一条透明的信息渠道可以传导到政府内部的绩效考核部门,信息无法有效流通,导致弊端丛生。 更深层次的,是改变我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态,也就是人的意识问题。那种长期形成的管理者心态,导致公务员对民众的服务意识还达不到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再加上对公务员责任梳理不清晰、问责制还处于试水阶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很容易成了一种普遍选择。 说到底,制度文化的改变,首先要对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实现从制度到文化,再从文化到人的变革过程。在“马蜂窝”和“黑诊所”事件中,民众表面上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公务员,其实接触的还是一种文化,一种制度。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黄卫平口述 晶报评论员毕舸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