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Http://www.ccpri.com

 

承继传统文明,需求才是动力

  作者:张 涛 合作者:无
  刊物名称:晶报 期号:2007年9月12日     

  如果在20多年前一定没有多少人关心中华传统文明,打开国门,开眼看世界,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在拥抱世界的情感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迅速西化了,甚至有“全盘西化”之过。有心人可能还记得台湾有一个名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此论的确使得我们警醒,使得我们豁然开朗。当然也可能是“西化”已不那么新鲜刺激、国人骨子里的传统文化情结的缘故,近几年国粹重新受到重视,国学热不断升温,而且依照邓爷爷的教导——“从娃娃抓起”,少儿读经班、“孟母堂”纷纷建立。并且,广东省教育厅今年首次将书法课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目录,又可谓为国学热推波助澜。 
    在当下将书法课列入中小学必修课,其目的十分鲜明,就是“从娃娃抓起”,通过制度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明。此立场无可争议,并且,书法是中国之国粹,是中华文明之精华,绝对不可以“糟粕”论之。持对待中国传统文明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立场的毛泽东就大书法家。 
    可是,对待此问题,价值上肯定是一回事,技术上的可能是另一回事。在这里我们必须把汉字和书法分开。汉字才是中华传统文明的载体和深厚的国学象征,书法是汉字的表达形式。汉字是一定要学习的,否则用汉字记录的中华文明之典籍,将无人会读,还谈什么中华文明传承,这是根本之事。换言之,只要汉字是活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中华文明就在传承,就不用“杞人忧天”。 
    书法的地位是不可以与汉字相提并论的。过去中国人书写汉字使用的工具是毛笔,并且生活化了,只要写字就是使用毛笔,又由于人的精神世界自然要求审美,所以,过去的中国积淀出书法文明是极自然的事情。书法就是那时生活方式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需要。时代不同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汉字书写方式,过去是毛笔、曾经是钢笔、现在生活中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已经是电脑和打印机,就是钢笔的使用也已经仅仅是“学校的学习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使用价值已日益降低,更不要说毛笔书法了。 
   毛笔书法实际上在绝大部分的中国人的生活中已经是“死文化”了,已经从生活中消失。当然在一部分中国人中仍然是活生生的,这部分人就是书法家。可以说书法从现实中国看仅仅是书法家的生活方式,书法完全从过去一种生活方式过渡到单纯的中国艺术表达形式。广东省教育厅将书法课列入中小学必修课一定没有这样的目的——将学生都培养成书法家,我想他一定是说就是要让学生将字写好看。问题是有必要从小学到中学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去练习、而将来进入社会则没有使用价值的书写能力吗? 
    学以致用,需求才是动力。现在电脑和机器可以做的,就让电脑和机器去做,将人的时间资源用在电脑和机器不能够完成的领域,这就是进步、进化、发展。也没有必要将书法课附加太多的意义。如果从社会实际出发,我看书法课可以是书法欣赏课,让学生理解中国书法之美,将来有兴趣去展览馆看书法家的作品,有兴趣去画廊购买书法家的作品,这样中国的书法家传承中国书法就有了社会基础,这将更有实际效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流量统计 | 管理登录  

粤ICP备05077604号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大学 文科大楼四楼  电话:0755-26958062

网站维护:黄杰、周旺辉  ;网页设计:黄杰、涂春光、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