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 ||||||||||
Http://www.ccpri.com | ||||||||||
|
||||||||||
我对不懂感恩的理解 |
||||||||||
|
||||||||||
不懂感恩这样的话题好像在媒体上经常出现,我记得在深圳曾经发生一个重病女孩私吞10万元捐款的事情;在重庆曾经发生北大研究生退学创业被指骗取善款;在湖北襄樊有5位贫困学子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由此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而最新的一个案例是央视《对话》栏目编导指责雪灾中受到农民刘吉桂救助的人不懂感恩。 每周日晚上的《对话》栏目我比较喜欢看,3月30日关于刘吉挂救助的这期《对话》我也是看了的。的确在雪灾中受到农民刘吉挂救助的44人没有一个来到现场,而在雪灾中刘吉桂把本来做窗户的木材用了取暖,拿钱专门买菜买肉,而他日常的生活是孩子每月一次的回家才买菜买肉的。而这44人中一个都没有接受央视的邀请来与刘吉桂见面,在现场中的嘉宾大多表达了“不来也没什么”的宽容之心,我想这更多的是不希望伤害刘吉桂。刘吉桂一定十分失望。 为什么有那么多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的善良人,反而因此心在流泪?难道这是一个简单的“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可以解释的了的吗?不要如此的悲观,没有必要杞人忧天。事实上任何一个不懂感恩事件中,均有一个,甚至许多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在行动,他们的行动在感动着我们。甚至就是事件中被指责的另一方也未必就是一个没有爱心的人。 不懂感恩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究竟原因在哪里?说的抽象一点就是文化失范的现象,就的具体一点就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适应。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感恩一般就是知恩图报,这里面有根深蒂固的礼尚往来、一报还一报,一对一的思维方式。比如现在我们许多的慈善行动基本上是采取一对一的帮助方式,最典型的是希望工程。这种方式是顺应中国文化的选择。我们中国人对人的认识十分感性,人就是我见到的、认识的熟人,他一定是具体的张三李四,是可以感知到的。西方的博爱对我们就天然有认知上的难题,我不认识,没有见过面,他是谁我都不知道,如何有爱! 礼尚往来、一报还一报的知恩图报方式,在一个不流动的农业社会是十分现实的选择,我有困难,你今天帮了我,将来你有困难我再帮助你,甚至可能由下一代报答你,反正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起。所以这样的社会生活方式与这样的道德是相适应的。可是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高度流动的工业社会,不要说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就是几年的时间都是一个问题。比如在这个事件中的这44个人,如果不是工业社会下高度流动这个背景,他们不可能在大雪之中行在路上,被困在途中,可能对一些人来说今生今世在这个地方经过也就这一次。 礼尚往来、一报还一报的知恩图报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面前,显然产生了距离和不适应。所以,知恩图报的方式应该改变,应该超越礼尚往来,我受到你的帮助,我可以将这份爱记在心里,一旦他人需要帮助,我当奉献我的爱心,这才是合适的爱的传递。 待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