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 ||||||||||
Http://www.ccpri.com | ||||||||||
|
||||||||||
国民教育问题的忧与思 |
||||||||||
|
||||||||||
待传…… 时下,国民教育问题似乎困扰着这个社会。赞成者无不为之欢欣,声称,此乃为迟到的应有作为;反对者则对此大肆攻击,声称,此乃为对港人的「洗脑」之举,是中共同化港人意识形态观念的阴谋。在香港这样一个具有「自由」特征的社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本来不足为怪,但这样一种争论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却是值得人们深刻思考的。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五年有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享有高度自治权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其社会成员是否应该具有对国家最基本的了解和认同?这是香港回归后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一国两制」政策的确是强调在一个国家内两种不同制度的相互包容,但如果实行「两制」地区的人们连国家认同都存在问题,那么,「一个国家」的概念落实在何处? 作为国家不可分割一部分的香港,其市民对国家的认知和认同是必须的,除非他们不愿成为这个国家的国民。然而,对国家的认知和认同是有差异的。所谓对国家的认知,指的是香港市民需要客观地了解国家历史和现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必须开始的进程;而所谓认同,则是香港市民认同国家和民族的一种境界。在这样一种基础上,使内地民众和香港市民彼此具有亲近感或归属的愿望。国民教育的功能就在于此。这在香港回归十五年后的今天何错之有? 没理由拒绝「认知认同」 对笔者上述看法,可能会有人提出如下反驳:「一国两制」中的「两制」不就是要保持两地的差异的吗?中央甚至为此提出了要「求大同」,「存大异」。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无理。中央提出的保持差异是在「一国」的前提下以最大的诚意包容与自己的不同意识形态差异,生活方式差异和制度差异,而这些差异并不能被部分港人作为拒绝认知和认同国家和民族的理由。 「洗脑」之说是在意识形态观念尖锐对立的冷战条件下所创造的一个极具蛊惑力的「词汇」。其之所以在香港社会具有蛊惑性,是因为它以内地在「极左」意识形态下的一些荒诞行为为背景,以部分港人,尤其是那些曾经体验过那种「极左」荒诞行为之苦的老者所具有的余悸为基础。须知,世易时移,现在的中国已经高度开放,传统的意识形态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正向着世界强国的方向迈进。因此,利用内地过去出现的意识形态的偏激来阻扰回归后的香港民众对国家民族的认知和认同,只能是一种冷战思维在新条件下的表现。 在香港社会对国民教育问题沸沸扬扬之际,笔者以好奇的心态阅读了《国情专题教育手册─中国模式》。阅毕,笔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洗脑之说」太别有用心,港人确实需要国情教育! 首先,其中所讲的内容是客观实际,并没有任何价值判断的内容。如果是「洗脑」,其中一定是充满了毫无根据或不符事实的吹捧。书中所列的不论是体制架构、文化发展或是重大事件,无一不是客观描述,根本不存在「洗脑」之嫌。 其次,其所采用的话语系统与目前大陆使用的话语系统具有明显差异,而这种话语系统的差异是港人能够接受的,其遣词造句的恰当性体现了「两制」差异的特征。 再次,整个小册子在对国情做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还以思考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这些客观内容做正反两个方面的思考,从而避免了有「灌输」之嫌。香港是一个公认具有自由特性的地区,而正是这种自由为香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样一本具有客观性,通俗性,遣词造句具有差异性的国情读本居然有人冠之以「洗脑」之物,这的确使笔者产生了一种忧虑,难道只有对国家具有攻击性的东西才能满足那些人的胃口?在一个国家已经是既成事实的情况下,这些人到底意欲何为? 「罢课抗议」是不负责任 香港出现的对国民教育的「洗脑」攻击,使笔者联想到香港回归后政治生态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使笔者对有些政治团体在香港回归后的表现担忧。他们虽然不敢公然提出背离国家的主张,却在实际行动上总是以「两制」差异为由,以歪曲内地形象和搞乱香港为目标。你在为香港的长远发展谋划发展高铁,他要通过「法律程序」加以阻扰拖延;你要依据基本法来稳步发展香港民主政治,他要搞「公投」来加以干扰;你要搞基本的国情教育,他要搞「罢课」抗议。总之,是要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反对派。 有一位美国学者说得好,「政治就是交易妥协」。从香港那些号称「民主」的极端政治团体的表现看,他们实际上是不懂民主政治的,只懂得走极端路线。长此以往,选民们终究会将其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