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Http://www.ccpri.com

 

城市中的宽窄哲学

  作者:陈 文 合作者:姜星月
  刊物名称:《环球》杂志第25期 期号:2017年12月13日     

城市中的宽窄哲学 
 
 
  新华网 ( 2017-12-13 07:27:14 ) 来源: 《环球》杂志 
  
    道路的宽窄,只是城市建设的表象,更为本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道路与人的关系,怎样实现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陈文 姜星月 
 
  “城市不能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城市学家帕特里克·格迪斯曾如此描绘其心目中未来城市的蓝图。 
 
  如今,在人类建造的城市中,道路四通八达,长度和面积也越来越大,然而,“道路越建越宽,交通越来越堵”,格迪斯蓝图中本应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的道路,更多时候闪耀着停车灯的红色光芒。 
 
  事实上,近现代以来,全球的城市管理和规划者们也一直纠结于“道路宽窄”的思辨。此类问题虽然难以在现实层面予以标准量化,但完全有必要从城市的本质属性以及人与城市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哲学反思。 
 
宽窄表象与人本内涵 
 
  道路的宽窄,只是城市建设的表象,而更为本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道路与人的关系,怎样实现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纽约也曾面临是打造钢筋水泥构造的超级都市还是保护活力街区的两难选择。两个对立面的代表性人物,分别是主张拓宽道路、拆迁先行的纽约市建设局局长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和主张捍卫城市活力和社区生活的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 
 
  摩西所代表的纽约市政府提出要拓展第五大道,贯穿格林尼治村的华盛顿广场公园,却遭到以雅各布斯为首的一批市民的极力反对。最终,该计划迫于舆论压力而搁浅。 
 
  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抨击了当时以城市扩张为主导的规划和重建理论,认为盲目的道路扩建会摧毁城市的社区生机和社会活力,大城市的死与生是由城市的活力和多样性决定的,城市的本质不是道路和建筑,而是生活在社区中每一个鲜活的城市人。 
 
  城市道路的宽窄设计,应体现人本性,而不能只由道路的宽窄和车辆的多少来决定。 
 
  然而,时至今日,在国内的某些城市,“路窄车堵、路宽车畅”的观点似乎仍占上风,甚至还成为一些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思路。究其内在的判断逻辑,城市道路的建设事实上局限于“路与车”的二维评判向度,而忽视了更为本质的“人与路”的关系考量。 
 
  如果城市道路设计只是随着车辆的增多而理所当然地加宽,其行为本身客观上便忽视了行人的路权选择,往往会导致市民步行、轻骑和生活的不便。 
 
  《哲学大辞典》将“以人为本”阐释为“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城市道路设计的人本性原则,则是既要关注车主的驾车体验和交通的畅通性,也要特别顾及道路两侧城市居民的现实生活需求,道路宽窄的丈量设计理应包含对城市人的生存境况及生活意义的热忱关怀。 
 
宽窄适度和城市活力 
 
  城市道路的宽窄设计应体现规律性,而不能只以决策者的好恶来决定。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道路的宽窄设计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它涉及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的比例协调和统筹安排,也与道路周边的建筑特点、社区类型和居民群体等有密切关联,不能一刀切地只注重道路的宽窄一致、整齐划一,片面强调道路建设速度而忽视道路本身对城市空间的深刻和长远影响。 
 
  城市道路的宽窄设计应体现人文价值,而不能只以商业价值为标准。目前,一些城市干道的建设往往依附于商业地产的开发,没有全面地考虑到道路作为城市文化的象征意义。道路的作用是联通和融合城市,而不是不惜分割城市来服务于商业圈建设。 
 
  建筑学家理查德·罗杰斯强调“街道、步行路、广场和公园都是城市的语法……一座人性化的城市——拥有着精细设计的街道、广场和公园——不但为参观者和路边的人创造了快乐,而且还为每日到那里生活、工作和游玩的人带来了愉悦。” 
 
  宽窄适度的道路,不仅能提高市民购物和出行的便捷性,而且能承载和沉淀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持续活力。要将文化的要义贯穿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思索和评判其内在的人文价值,将道路作为城市的文化血脉加以精细规划和构造,保留一些特色街区的艺术性和独特性,促进城市社区的文化构建和生活氛围营造。 
 
  香港是世界上交通利用率最高、道路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70%的土地为山地,仅30%属于可开发土地。尽管香港的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很少,建筑稠密,道路崎岖狭窄,却较少存在交通堵塞等问题。这与其路网密度大,支路与步行系统发达有关。这种道路设计哲学性地把握了道路宽窄的尺度,提高了交通通行效率并创造了小尺度的街道空间。 
 
  支路是城市道路中直接连接居民出行起终点的道路,如果说香港是个活的有机体,那么城市道路网就相当于它的骨骼和血脉,维持其良好的运动循环。然而仅仅依靠快速路和主次干路作为骨骼来支撑还不足以使其健康生长,还必须依赖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支路网充当微循环系统的“毛细血管”,来保证各个功能组团的正常运行。 
 
宽窄之诀在于规划 
 
  城市道路的宽窄设计应体现持续性,而不能只由短期需求来决定。城市道路建设作为公共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具有天然垄断性特点,即一次建成后就不易改变。因此,城市道路建设应该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立足长远、统筹兼顾,使之能接受未来城市发展的持久考验。 
 
  香港道路窄而通畅,也得益于合理的道路长远规划与管理,尤其是开放式街区制充分利用了有限的道路空间。 
 
  “在香港,既有内地那种封闭式的、有围墙的小区,也有相对开放的小区,小区内的道路是否对外开放,取决于政府对地块的规划及开发商如何选择等多个具体因素,单从文字上来看,并没有对住宅区是否需要有围墙做出明文规定。”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和房地产学系教授许智文说,在香港,没有围墙的开放式小区占多数。大型住宅区太古城就是开放式街区制住宅小区,太古城综合项目开发自1970年开始,总楼盘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住宅楼之间有多条公路穿插,哪些道路对外开放,事先都已列明并写进规划。 
 
  当“见路不见人”、“路宽还堵”已成为一种街谈巷议的噱头时,我们理应进行道路宽窄的深入反思和追问。城市是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道路则犹如其得以获得持续活力的血脉。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车辆通行的便捷性固然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但若一味为了车辆的通行而忽略了城市人的生活本义,甚至俯首于经济发展抑或商圈建设的短期利益,而对城市道路恣意进行大刀阔斧的盲目拓展,这无疑会对“城市生命体”起到伤筋动骨的负面作用。 
 
  道路的宽窄设计和尺度选择需要秉持人本原则,充分权衡人与路、路与城的关系,心存敬畏地规划和建设每一条城市道路。 
 
  (陈文系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 
 
来源:2017年12月13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5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流量统计 | 管理登录  

粤ICP备05077604号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大学 文科大楼四楼  电话:0755-26958062

网站维护:黄杰、周旺辉  ;网页设计:黄杰、涂春光、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