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Http://www.ccpri.com
 

中国政治学教学案例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举行

 

    12月1日,中国政治学教学案例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与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兼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包雅钧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袁方成教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宋微副研究员、交通运输部党校隋斌斌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严海兵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曾令发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费海汀助理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李少文讲师以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出席了会议并进行了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就中国政治学教学案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开始之前,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兼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开篇点题,阐明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对中国政治学教学案例中的范围、选择标准、基本要素等方面提出了基本的逻辑构想与要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包雅钧研究员以广州市增城区下围村的“民主商议 一事一议”自治新模式为例进行分析,指明这个案例既是探索党内民主的案例,也是探讨基层民主、乡村治理的案例。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袁方成教授做了主题为“场域、制度与生活: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实践逻辑——基于情景化拓展后的IAD框架的理解”的发言,主要讲述“农村宅基地怎么改?”这一案例,并提出讨论要点,现有的研究关于宅基地改革逻辑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从IAD框架出发,可以提出什么新的洞见?以及实践逻辑与行为逻辑如何统一,不同话语之间如何关联等问题。 
    深圳大学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所唐娟副教授做了主题为“有限性与社区积极社区分子激励机制创新”的发言,以S市南部N社区为例,从“社区专员”的条件和类型、设置和结构现状、履职和保障、激励机制和社会价值等方面对“社区专员”制度进行了深入剖析。 
    华南理工大学曾令发副教授做了题为“社区治理视野下的社区慈善:组织体系、筹资渠道与服务项目”的发言,选取广州市G街道考察了社区治理中的社区慈善这一议题,从广州市G街道来看,社区慈善的组织体系呈现出一核多元的网络化结构,即在由街道办、家庭服务中心、居委会、各类社区类社会组织(包括各种义工队、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社区慈善网络化结构中,街道办处于相对核心的地位,其它社会组织围绕在街道办的核心共同开展活动,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在这种组织体系下的相关理论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李少文讲师以“国家治理法治化如何推进”为题展示了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千余村民诉三级政府案为例,指出维权思路是村民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并进一步剖析了这一案例,从三个主体即政府、村委会、村民和三个问题与三个矛盾即临时建筑的拆除——板材市场的合法性争议;补偿方案的设计——政府决策、协商与村民参与;纠纷解决的方式——法律手段还是行政手段构成等侧面展开了深入分析。 
    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费海汀助理教授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切入口,从大数据监管等方面全方位探讨了当前药品短缺、要价高与全民医保等问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禹从被治理者的角度审视基层治理与群众路线,主要基于《逃避统治的艺术》和《安源》这两本书的例子,认为赞米亚提供了一个有关国家建构和治理的巨大个案,并分析了政治动员中的三种激励方式及其伦理正当性。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陈文教授以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片区为案例切入点,讲述了“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的生成逻辑。“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的实践探索找准了人大制度与现行政制运行过程的契合点,通过官方精英的推动、社区活动精英的积极参与,利用人大这一制度台创新了基层社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扩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华东政法大学严海兵副教授以“布什与戈尔的选举争议”为案例进行讲述。强调了案例的看点主要为两点:第一点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包括选举争议对于民主的挑战,如何解决选举争议?法治对于民主的作用等。第二点为统计方法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包括戈尔的支持者有没有误投票?如果有,误投了多少?如何证明发生了误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宋微副研究员的案例为澳大利亚对南太岛国援助政策的迅速转向——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对外援助理论创新。主要从2018年澳大利亚对南太岛国援助政策转向、国际发展援助理论、中国对外援助的理论创新、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践创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交通运输部党校隋斌斌副教授做了主题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政府治理——以网约车治理为例”,当前的出租车问题既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世纪性难题。由于一次性交易特征明显、机会成本高等特征使得出租汽车行列存在竞争失灵现象。分析了去政府中心化治理下的政府责任边界和治理方式。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陈科霖助理教授以“省域系统性腐败现象的全景透视——基于山西“塌方式腐败”的案例”为题作了发言,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山西省纪委网站公布的腐败案例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腐败呈现裂变式扩散、官商勾结、地缘性、时间跨度长等特征,其深层次原因涉及权力共谋、第三方行贿人、人事权腐败、煤炭经济等多方面。与此同时,陈科霖提出了案例研究中的一手资料获取及筛选机制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天宇做了题为“国际机制话语权影响因素分析”的发言,认为不同国际机制因其所处领域的替代性不同,而对成员国的改革诉求有着截然不同的回应。当所处的领域是充满竞争性和替代性的,国际机制往往会对重要(或数量上居多)成员国的改革诉求及时回应,并灵活地做出调整或安排以确保机制不会因成员们的退出或不合作而陷入危机或崩溃;而对所处领域为稀缺性的国际机制而言,只要能够确保该机制在所在领域的排他性地位,那么成员国对它的依赖和需求不会因不满情绪的上升而削弱,即国际机制与成员国形成了一种“刚性”的相互依赖关系。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建以民政部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计划”即“星光计划”为案例进行分析,进而讨论治理的基本原则,即生态治理、社会治理、政府的天然倾向、政府失灵、协同治理、多元治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肃借助2018年我国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为案例探讨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借助今年税务部门对于影视圈偷税漏税稽查探讨转型中政府治理的选择性执法问题,借助河北一村支书全家涉黑这一案例探讨乡村治理和基层党组织涣散问题。 
    俞可平教授对会议作了总结发言,指出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各位发言嘉宾的报告作了点评,并提出了他对各位参会嘉宾的期望,希望参会嘉宾能够在本次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磨,撰写出高水平的教学案例,并使之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流量统计 | 管理登录  

粤ICP备05077604号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大学 文科大楼四楼  电话:0755-26958062

网站维护:黄杰、周旺辉  ;网页设计:黄杰、涂春光、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