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Http://www.ccpri.com

 

关于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取向与执政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汪永成 署名:第一 合作者:无
发表刊物: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制改革》 期号:2004年第7期 转载情况: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制改革》
是否以“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专兼职研究员”名义发表: -1-(说明:"1"为是,"2"为否)      

   
一、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价值取向和政治态度呈现的特点 
1、值取向具有多元性特点。在回答“工作目的”的问题上,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占36.4%),有的人是“为社会做贡献”(占24.4% ),有的人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占25%),有的是“为子女创造幸福”(占7.8%),也有的人是为了“个人享受”(占3.7%)。在他们身上,既有传统性的价值观,如工作是为子女创造幸福;也有鲜明的现代性的价值观,如强调实现自我价值;少数人还具有一些“后现代”价值观念,如强调个性体验。 
2、主导价值取向是以个体为中心。调查显示,以“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生活 
质量”、“为子女创造幸福”、“个人享受”为工作目的共占72.7%,远高于“为社会做贡献”(占24.4%)。说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但另一方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赞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观点的人达61.7%,而赞同“人人为我”观点的只有6%。说明,这种以个体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又不是极端利己主义,具有很大的互利性内涵。 
    3、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在问及“权益受侵时,你如何处理”的问题时,有近50%的人选择“诉诸法律”,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5%,试图通过非正式渠道(“找机关朋友帮忙”、“找社会朋友帮忙”和“用钱摆平”)维护权益的很少,仅占17.5%。这说明,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法律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契约意识等现代观念已经明显占优势,而这些意识正是发展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心理(文化)基础。 
    4、普遍拥护改革开放政策。问卷调查显示,表示“非常拥护”和“比较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分别占27%和47.1%,两项相加为74.1%,表明这一阶层的政策认同度非常高。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他们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5、对待政治改革的态度具有批判性和保守性。在“现行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是否适应”的问题上,有26.7%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太适应”,有16.7%的人认为“不适应”,两项相加为43.4%。其中民营企业创业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这些文化素质和学历相对较高的群体认为“不适应”或“不太适应”的比例更高,分别是58.9%, 49.7%、54.9%。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阶层有政治改革的要求,是社会政治变革的推动者。另一方面,他们属于社会既得利益阶层,他们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出发,希望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因此,他们对社会政治问题注重理性判断,对矛盾的处理比较理智,这一特点使得他们既是政治稳性定的社会基础之一,又是支持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参与情况 
    1、参与政治活动的水平比较低。关于政治参与的现状,在被调查者中,认为自己参加的政治活动“非常丰富”的只有6.6%,认为“一般”和“比较少”的分别是31.2%和33.1%,表示“根本没有”的达27.9%。但从主观上讲,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水平低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在关于“是否关注政治现象“的问题上,被调查者有50%表示“非常关注”,表示“一般”的占35.5%,表示“不关注”的只有11.9%。在关于“是否对自己的政治地位满意”问题上,表示“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是48.7%, 14.7%和10%。在“是否愿意参与政治”的问题上,表示“不愿意”的只有14.8%,表示“非常愿意”、“一般”和““让我参与就参与”的分别为22.2%, 33.1%和28.1%,三者相加,有政治参与意愿的高达83.4%。这些数字说明,新的社会阶层是一支潜在的政治参与力量。 
   2、对政治参与渠道的满意度比较低。调查发现只有1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参政渠道“畅通”,而有37.7%和35.5%的人认为自己参政议政的渠道“一般”和“不畅通”,其中接受调查的民营企业科技人员和技术人一员认为自己参政渠道“不畅通”的高达55.6%。在座谈访问中,新阶层人士也普遍抱怨不能够经常参加由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举办的座谈会,以反映他们的呼声,有没有效途径将其愿望和要求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决策过程。他们参与政治的途径一般是“参加社团和和业组织”(比例为%),但他们普遍认为,个体协会、私营企业主协会、律师协会等中介组织作为反映他们要求和愿望的“娘家”,“权力太小”,说话不被重视。 
   3、政治参与动机的功利性较强。在我们的座谈访问中也发现,绝大多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尚不稳定。一方面,他们不可能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政治领域,而不得不首先专心于自己企业本身的发展,在客观上对政治参与尚力不从心,而且与之相适应,其政治需求都是具体的,如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户口政策、政府工作人员的不正之风、政府部门效率不高等等,很少有人上升到制度层面。这也决定了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参与主要是功利性参与,而不是理念性参与。 
   4、政治参与形式呈现出个体性、分散性。虽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有个别人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而且几乎所有的人参加了个协等社团组织,但在政治参与的形式上,这些参与总体上都是个体性而非群体(组织)性,即便是通过律师协会等社团组织来影响政府决策,也都是个人行为,基本上没有联合起来的“共同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协同性的政治参与方式已经有了萌芽。在一个座谈会上,深圳市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某某就谈到,他和有关企业的老板经常有聚会,有活动,有时候他们会联合起来,采取集体行动同影响他们利益的大企业竟争。当我们问“如果地方政府出台的某一政策与他们利益相冲突时,会不会也采取类似的对策”时,他说不排除这种可能,比如,让这些企业同时停业,或通过让所属数千员工的“饭碗”危机间接向政府施加压力。 
    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对执政党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分析 
    1、 普遍拥护执政党的领导。从调查的情况看,新的杜会阶层人士绝大多数来自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或其子弟,受党教育多年,对党有着朴素的感情。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积极实践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深圳市的绝大多数新的杜会阶层人士衷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分别占33.7%和35.3%,两项相加达69%。在访谈中很多人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 
   2、对执政党的党风现状满意度偏低,但对其执政地位很有信心。在回答“你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问题时,只有30.7%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关于党风现状,被调查者中认为党风“一般”和“很差”的分别是39.1%和13.2%.两项相加为53.3%,而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分别为10.8%和25.2%,两项相加为35.4%。在“你认为党员是否发择了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上,只有18.8%的人持肯定态度,认为“看不出来”和“很差”的占42.6%。这几组数据说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对党风建设的现状满意度比较低,影响了党对他们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但另一方面,在问及对党执政的看法时,表示“很有信心”、“较有信心”和“有些信心”的分别是24.3%, 32.3%和21.5%,表示“没有信心,的只有11.5%。这说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虽然对党风的现状满意度比较低,但对党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3、对执政党的情感随知识背景、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在对坚持党的领导的看法上,被调查者的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士中分别有21.2%和17.1%的人认为(是否坚持党的领导)“没有关系”,有16.8%和20%的人认为“说不清楚”。从年龄的角度看,一般是年纪越小对坚持党的领导的认同感就越低。在调查中,4.2%的60岁以上被调查春认为坚持党的领导“非常重要”;51-60岁年龄段的人是54.3%,41-50岁年龄段的人是41.6%, 30'--40岁年龄段的人是32.3%,30岁以下年龄段的是24.7%,呈明显下降趋势。 
   四、新的社会阶层兴起背景下的执政党 
    1、执政党能否不断提高新的社会阶层成员对自己的认同性?在调查中发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将自己今天的成功归因于党改革开放政策J因而从内心拥护党的领导,但也有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社会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等在将自己的成功进行归因时,首先强调的是自己的“本事”,(能力、专业、技术等),党的方针、政策因素已经居于次要因素。在新的条件下.对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在巩固执政的阶级基础的同时,如何使我们的党也能表达和协调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使其从“感恩性”的认同转变为利益性认同,真正将我们党看成是代表和维护其根本利益的“自己的党”,以免他们在,体制外寻求利益表达渠道、这是新世纪党面临的一个全新挑战。 
    2、执政党能否占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这块日益重要并不断拓展的阵地?新的社会阶层主要分布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而这些组织、这些行业是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阵地之一。要巩周和扩展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必须保持对新的行业的政治领导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但调查中发现,新的社会阶层所在的组织和行业种类多,数量大。发展快,但建立党组织的比例普遍较低,党建空白点多,有的地方党组织虽然建立了,活动却不正常,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组织覆盖率低,活动不正常,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总的情况是,党组织建设的速度明显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党的建设而言,无疑是另一个挑战。 
    3、执政党能否将新的社会阶层中的精英分子吸纳到自己的组织内部?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新社会阶层人士,除早期发家致富的个体户,部分私营企业主外,一般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尤其是在外企中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中的律师等,都属于高学历、高科技、高层次等“三高”人员,是社会的知识精英、技术精英、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如果执政党不能够把这些在其行业中有影响力的社会精英吸纳进其队伍,他们就有可能在体制外寻求利益表达,执政党也就很难把这些新兴领域的群众团结和组织在自已周围,就不利毕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但在调查中发现,新的牡会阶层人士中,有入党的动机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如何在这些阶层中加强党的吸引力、渗透力、影响力,提高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的入党意愿,把他们吸纳整合进我们的队伍,是我们过去党的发展和建设中所没有遇到过的一个挑战。 
4、执政党如何使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真正从思想上加人自己组织?允许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先进分子人党,其目的不仅在于发展多少人人党,而在于通过这样一项政策和实践、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从调查情况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人党动机比较复杂,因此,如何从制度上、机制上和程序上确定人党标准,加强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如何进行政治审查和财产状况调查等等,真正把那些拥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为党的纲领和章程而奋斗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以保证在新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质量,是对我们党组织工作的新挑战。 
    5、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入党后,如何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教育和监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较其他社会阶层,个体生活工作状态,具有隐蔽性特点。在组织联系相对松散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活动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适应这类党员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如何使新阶层人士党员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党性观念、组织归属意识?如何处理业主党员与员工党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发挥新社会阶层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何对那些拥有巨额财产的特殊党员的监督管理,防止“强势”党员操控基层党组织?......这些挑战对党的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和新地挑战。 
在新的社会阶层兴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该站在巩固执政地位的高度,通过创新与发展自己的功能、政策、组织、人员构成、活动方式方法等.提高党在新的社会基层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整合力.赢取整个新的社会阶层(而不是其中的个别精英分子)的认同、信任、拥护和支持,拓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简言之,总体思路应该是:通过执政觉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党的群众基础的巩固与拓展。(l)执政党功能的发展:通过强化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更好地代表和实现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2)执政党政策发展:通过政策的调整与创新,代表和实现好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3)执政党组织的发展:通过健全执政党的组织管理体系,不断扩大党在新的社会基层中的工作被盖面;(4)执政党党员构成的发展:通过积极稳妥地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人党,逐步增强新社会阶层中党的力量;(5)执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的发展:通过改进党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提高新社会阶层中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效能。                                   (选自《体制改革》2004年第7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流量统计 | 管理登录  

粤ICP备05077604号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大学 文科大楼四楼  电话:0755-26958062

网站维护:黄杰、周旺辉  ;网页设计:黄杰、涂春光、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