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 度 |
论文标题 |
作 者
|
刊 物 |
转载情况 |
|
2009年
|
美国社会的宪法意识与公民宪法教育 |
邹平学
|
法学家茶座 |
无 |
|
2009年
|
人民代表大会的规模困境与代表性的逻辑悖论 |
邹平学
|
人大研究 |
无 |
|
2008年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其成因浅析 |
陈 文
|
社会科学研究 |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
|
2008年
|
形成中的市民社会:民间商会发展的空间与限度 |
陈家喜
|
深圳大学学报 |
无 |
|
2008年
|
从堵路到“散步”:业主理性维权的新趋向 |
陈家喜
|
现代物业 |
无 |
|
2008年
|
欠缺性市场:私营经济发展的政府约束 |
陈家喜
|
理论与改革 |
无 |
|
2008年
|
政商“关系”的构建模式 |
陈家喜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无 |
|
2008年
|
私营企业主社会属性变化的政治意义 |
陈家喜
|
政治与法律 |
无 |
|
2008年
|
市民社会抑或统合主义——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商会研究的论争 |
陈家喜
|
国外社会科学 |
收录于《当代国外学术论丛》(张树华,杨雁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
|
2008年
|
政策执行专职化:政策制定与执行适度分开改革的现实路径 |
傅小随
|
中国行政管理 |
人民网2008年2月28日全文转载 |
|
2008年
|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T型转折趋势及其在深圳的典型表现 |
傅小随
|
学习论坛 |
无 |
|
2008年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其成因浅析 |
黄卫平
|
社会科学研究 |
人大期刊之中国政治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2011年被日本庆应大学编的教养论丛132号全文译成日文 |
|
2008年
|
历史的逻辑与现实的需要——试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黄卫平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无 |
|
2008年
|
中国选举民主:从广度到深度 |
黄卫平
|
吉林大学学报 |
《新华文摘》2008年第16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
|
2008年
|
论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解放思想” |
黄卫平
|
理论与改革 |
无 |
|
2008年
|
城市运动中的地方政府与社会 |
黄卫平
|
东南学术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
|
2008年
|
新加坡如何对待人才 |
吕元礼
|
深圳特区报 |
无 |
|
2008年
|
新加坡是如何管理社会的 |
吕元礼
|
深圳特区报 |
无 |
|
2008年
|
学习借鉴新加坡的和谐之道 |
吕元礼
|
深圳特区报 |
无 |
|
2008年
|
新加坡如何解放思想 |
吕元礼
|
特区实践与理论 |
无 |
|
2008年
|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历史演进 |
吕元礼
|
新视野 |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 |
|
2008年
|
新加坡是如何提高软实力的 |
吕元礼
|
深圳特区报 |
无 |
|
2008年
|
新加坡如何解放思想 |
吕元礼
|
特区实践与理论 |
无 |
|
2008年
|
从控制到治理——社会转型与城市基层组织框架的变迁 |
马卫红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9.2全文转载 |
|
2008年
|
维护房屋财产权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权? |
马卫红
|
探索与争鸣 |
《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索引库收录 |
|
2008年
|
城市社区研究中的国家社会视角:局限、经验与发展可能 |
马卫红
|
学术研究 |
无 |
|
2008年
|
《礼记》的和谐世界思想 |
朴柄久
|
《国际政治科学》 |
无 |
|
2008年
|
我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综述 |
谭功荣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无 |
|
2008年
|
物管进城管:一个新的制度试验 |
唐 娟
|
现代物业 |
无 |
|
2008年
|
香港特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领域的关系分析 |
汪永成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无 |
|
2008年
|
学习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主流政党执政方式的思考 |
汪永成
|
社会科学研究 |
《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篇目辑览,《深圳党建信息》2008年第11期转载 |
|
2008年
|
“亲流动性要素的服务型政府”:形成机理与矫正策略——一种分析和解决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新视角 |
汪永成
|
学习与探索 |
《新华文摘》2008年第16期篇目辑览,人大《管理科学》2008年第10齐转载 |
|
2008年
|
新社会阶层与协商民主的推进 |
肖 俊
|
人大研究 |
无 |
|
2008年
|
《为讲真话者建立保护机制》 |
肖立辉
|
方圆法治 |
无 |
|
2008年
|
《“新上山下乡运动”的现实难题》 |
肖立辉
|
人民论坛 |
无 |
|
2008年
|
《“富人当政”现象剖析》 |
肖立辉
|
人民论坛 |
无 |
|
2008年
|
让人大民主强有力地运转起来 |
肖立辉
|
《理论视野》2008年第4期 |
无 |
|
2008年
|
《当前推进党内民主改革的若干建议》 |
肖立辉
|
青岛市委党校学报 |
无 |
|
2008年
|
《论村民自治的权利救济》 |
肖立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无 |
|
2008年
|
《基层群众自治:中国基层民主的道路与经验》 |
肖立辉
|
中国行政管理 |
无 |
|
2008年
|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肖立辉
|
紫光阁 |
无 |
|
2008年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就分析 |
张 涛
|
社会主义研究 |
人大期刊中国政治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
|
2008年
|
马克思的民主观及其当代启示 |
张 涛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马克思主义研究文摘2008年第8期转载 |
|
2008年
|
中国农村的选举、民主价值及经济发展(译稿)(上) |
张定淮
|
国外理论动态 |
无 |
|
2008年
|
中国农村的选举、民主价值及经济发展(下)(译文) |
张定淮
|
国外理论动态 |
无 |
|
2008年
|
美国人的全球观(译文) |
张定淮
|
国外理论动态 |
无 |
|
2008年
|
传媒与司法的冲突与平衡 |
张树剑
|
国际新闻界 |
无 |
|
2008年
|
选择与会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 |
张西山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无 |
|
2008年
|
我国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政府范式的创新 |
张西山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无 |
|
2008年
|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
张西山
|
收入《全球化的悖论》一书,俞可平、黄卫平主编 |
无 |
|
2008年
|
香港管治体制探析——以高度自治权为角度 |
邹平学
|
公法评论 |
无 |
|
2008年
|
人民代表专职化问题研究 |
邹平学
|
复旦政治学评论 |
无 |
|
2008年
|
当代中国宪政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邹平学
|
法学 |
被收入林峰编《百年宪政与中国宪政的未来》,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
2008年
|
“搞”宪法一说应当休矣! |
邹平学
|
法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 |
无 |
|
2008年
|
超越藩篱的审视角度和新颖独特的解读路径——梁美芬教授《香港基本法:中国法与普通法的混合体》介评 |
邹平学
|
(香港)信报财经月刊 |
人大期刊之海外法学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 |
|
2008年
|
澳门特区管治体制和管治效能的若干问题初探 |
邹平学
|
港澳研究 |
收入杨允中、饶戈平主编《澳门基本法的正确理解与实施》,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2008年出版。 |
|
2007年
|
组织(机构)吸纳的现实运作------以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为例 |
陈 文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无 |
|
2007年
|
公民自主政治参与和中国政治合法性问题的若干现实思考 |
陈 文
|
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 |
无 |
|
2007年
|
地区研究与比较政治研究的理论革新 |
陈家喜
|
教学与研究 |
无 |
|
2007年
|
把组织嵌入社会:对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党建的考察 |
陈家喜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3期转载 |
|
2007年
|
中国协商式民主实证研究 |
程 浩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CSSCI收录 |
|
2007年
|
基于政治认同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程 浩
|
深圳大学学报 |
CSSCI收录 |
|
2007年
|
在蓝绿两极化困局下“脱色政治”的努力 |
范晓军
|
台湾研究集刊 |
无 |
|
2007年
|
政策制定与执行分开:洋浦与深圳的个案分析 |
傅小随
|
行政论坛 |
无 |
|
2007年
|
决策与执行分开:多种可选方式背后的制度约束与价值浮动 |
傅小随
|
中国行政管理 |
无 |
|
2007年
|
协商民主:和谐社区的现实选择 |
黄卫平
|
探索 |
无 |
|
2007年
|
真善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
刘志山
|
理论探讨 |
无 |
|
2007年
|
新农村建设: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 |
吕元礼
|
理论与改革 |
无 |
|
2007年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
吕元礼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无 |
|
2007年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
吕元礼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无 |
|
2007年
|
树立物业管理行业公信力 |
马卫红
|
现代物业 |
无 |
|
2007年
|
社区建设中的邻里:复兴抑或重构? |
马卫红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索引库收录 |
|
2007年
|
欧洲国家社区治理模式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启示 |
马卫红
|
理论与改革 |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索引库收录 |
|
2007年
|
中国多元化主义的实态与问题点 |
朴柄久
|
(韩国)《民族研究》 |
无 |
|
2007年
|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趋同 |
谭功荣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
无 |
|
2007年
|
欧洲行政传统及其现代演进 |
谭功荣
|
中国行政管理 |
人大复印报刊之《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
|
2007年
|
欧美行政传统:概念演绎、要素分析与思维延伸 |
谭功荣
|
《中山大学学报》 |
无 |
|
2007年
|
人与制度的互动 |
唐 娟
|
现代物业 |
无 |
|
2007年
|
认真执行制度也是制度创新 |
唐 娟
|
出版参考 |
无 |
|
2007年
|
使人民民主制度在基层运转起来 |
唐 娟
|
中国行政管理 |
无 |
|
2007年
|
经济转型后的城市基层政治社会秩序重构 |
唐 娟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无 |
|
2007年
|
从“盐田模式”看搭建社会工作行业化的平台 |
唐 娟
|
中国社会导刊 |
无 |
|
2007年
|
关于利益主体发展的政治分析 |
汪永成
|
新华文摘 |
无 |
|
2007年
|
中国地方行政改革和发展的历程与特点:以深圳特区为例的分析 |
汪永成
|
中国行政管理 |
无 |
|
2007年
|
业主维权、政治参与与城市基层民主的前景 |
肖 俊
|
人大研究 |
无 |
|
2007年
|
普遍性原则:宪政民主的理想目标 |
张定淮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无 |
|
2007年
|
中国领导者队伍的现状与未来 |
张定淮
|
国外理论动态 |
无 |
|
2007年
|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张西山
|
深圳大学学报 |
无 |
|
2007年
|
地位结构、制度身份与农民工集体消费——基于深圳市的实证分析 |
周林刚
|
中国人口科学 |
被《新华文摘》(2007年第22期观点摘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论点摘编)、《中 |
|
2007年
|
宪政发展的中国图景——以中国改革和宪政发展的互动关系为视角 |
邹平学
|
宪政与行政法评论第三卷 |
收入《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V》及《领导干部决策大参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 |
|
2007年
|
抵触基本法还是符合基本法——评香港特区立法会《议事规则》第57(6)条之定位 |
邹平学
|
法学 |
被人大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
|
2007年
|
浅析选举制度与宪政建设的学理关系 |
邹平学
|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
无 |
|
2007年
|
超越藩篱的审视角度和新颖独特的解读路径──<香港基本法:中国法与普通法的混合体>介评 |
邹平学
|
港澳研究(春季号) |
收入张定淮主编《面向2007年的香港政治发展》,大公报出版社2007年4月版 |
|
2007年
|
反省与超越:东亚宪政主义的发展路径与模式 |
邹平学
|
环球法律评论 |
无 |
|
2007年
|
追忆恩师何华辉教授 |
邹平学
|
法学家茶座 |
无 |
|
2007年
|
宪政视野下的选举制度改革之必要性和思路 |
邹平学
|
人大研究 |
无 |
|
2007年
|
让民主运行起来的创新形式 |
邹平学
|
《构建和谐社区——深圳市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个案研究》 |
无 |
|
2007年
|
香港特区管治体制及其管治效能的若干思考 |
邹平学
|
港澳研究 |
无 |
|
2007年
|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焦点\态势及前景 |
邹树彬
|
社会科学研究 |
无 |
|
2006年
|
民间政治参与和体制吸纳的互动 |
陈 文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 |